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批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前期准备
签订委托协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与委托单位签订委托协议,明确编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要求、完成时间、费用预算和质量要求。
组建工作小组:根据项目的工作量、内容、范围、技术难度和时间要求,组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并明确各专业的分工。
制定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研究范围、重点、深度、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费用预算及编制大纲,并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
调研研究收集资料:各专业组根据编制大纲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方案编制与优化
编制备选方案: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场址方案、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原材料供应方案等,并进行方案论证和比选优化,提出推荐方案。
项目评价
征求公众意见:对于可能影响公众利益的重大项目,需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还需组织专家评议,并根据专家意见完善报告。
经济和财务分析:对选出的方案进行详细的经济和财务分析,包括投资费用、经营费用和收益预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论证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资金筹措能力。
审批流程
提交材料:项目申报单位需提交包括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项目法人组建方案、相关审查意见、建设资金筹措方案等在内的全套材料。
办结程序和时限:发改委办事服务窗口在收到材料后,如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要求,将书面告知需补正的内容;受理申请后,发改委将委托咨询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属市级权限的项目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复决定,属国家、自治区权限的项目在15个工作日内上报上级审批机关。
专家评审和修改:可研报告需经过专家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通过发改委的审核和签发。
最终提交
编写最终稿:根据评审意见和审批决定,编制单位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最终稿,并送与评审单位负责人校核。
出具校核意见:评审单位出具校核意见,编制单位根据意见再次修改完善,并装订成最终稿提交给业主。
以上步骤涵盖了从项目启动到可研报告编制、审批和最终提交的全过程。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和要求可能会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有所调整。建议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以确保可研报告的质量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