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程序之所以会显得繁琐,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案件数量庞大:
法院面临着巨大的诉讼案件数量,同时存在“案多人少”的问题。法官的工作量巨大,导致案件无法快速推进。
程序公正与效率的平衡:
为了实现实体公正,必须首先保证程序公正。程序公正需要通过一系列诉讼阶段来确保,这增加了程序的复杂性。
司法资源有限:
法官数量不足,基层法院一个法官一个月结案不过20-100件,工作量巨大,导致案件积压。
程序繁琐:
诉讼程序包括庭前调解、缴费、送达、证据质证、开庭、庭后补充材料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期限,导致案件进程拉长。
送达耗时:
法律文书送达率低,大量案件需要通过公告方式送达,公告一次需要60天,这拖延了审判期限,也影响了案件审判质量。
司法考核压力:
法院考核结案率,为了提高结案率,法院会严格控制立案,采取预立案等措施,这虽然提高了结案率,但也延长了案件处理时间。
诉讼策略和技巧:
诉讼不仅仅是事实和证据的较量,还涉及到诉讼策略和技巧。律师的专业水平对案件结果有很大影响,这增加了诉讼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法院程序的繁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案件数量多、司法资源有限、程序公正的要求、送达耗时、司法考核压力以及诉讼策略和技巧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法院程序在追求公正和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显得较为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