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财务审计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审计计划制定
明确审计的范围、时间、方式以及审计人员的任务分工。
了解学校食堂的运营情况,掌握其账目系统和各项文件资料。
资料收集与取证
收集并核对学校食堂的各项财务记录、票据凭证、账簿、报表、存货清单等。
进行资料档案归档备案,以便后续查阅。
初步分析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学校食堂的经济活动情况。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评估风险点,确定具体的审计重点。
实地核查
根据审计计划,对学校食堂的各项业务进行现场核查。
核实账目真伪性、记录准确性、票据的合法性、存货的实际数量等。
了解学校食堂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
审计发现沟通与报告
形成初步审计报告,召开退出会议交流审计发现。
根据全程的审计沟通,进一步完善审计报告。
外部交流与沟通
与外部相关方(如供应商、家长等)交流,了解食堂审计要点。
根据外部反馈,再次完善审计重点。
实质性测试
检查交易和事项的有关凭证和记录,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测试内部控制制度,检查定点采购、零星采购、物资领用等流程的执行情况。
重新计算与对比
重新计算人均实际支出金额,对比预算,分析差异原因。
抽查定点采购到货记录与结算的一致性,检查价格异常变化。
总结与建议
根据审计结果,编写审计报告,对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
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校食堂改进财务管理。
通过以上步骤,审计人员可以全面、系统地对学校食堂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