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报审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出申请
在开展内审工作之前,需要报备公司并获得领导的批准。之后,按照公司的制度和流程有序开展,确保跨部门工作也提前报告申请。
发布通知
内审开展前,公司应发布内审通知,明确内审的时间、人员安排以及内审的目的、范围和内容等信息,以便各部门提前做好准备。
制定计划
内审计划应包括内审的目的、范围和内容、依据和标准、内审小组组成、内审时间安排等。该计划由质量管理部编制,质量负责人审核,主要负责人批准。首次会议完成后,内审小组成员需向本部门传达会议要求,并组织自查。
现场检查
首次会议后,按照内审方案的安排,组织现场审核。内审员通过提问、查阅资料及记录、现场检查等方式,逐项审核、评价,并如实、准确、完整记录审核内容及发现的问题。各组审计人员需认真记录并在当天将内审缺陷项目报给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
编写内审报告
总结会议结束后,质量管理部应在3日内完成内审报告的编写。内审报告由质量负责人审核,主要负责人批准,并作为内审活动的最终成果。
后续跟踪与验证
对内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进行必要的纠正措施验证,以验证其有效性。
改进与完善
根据内审结果,公司应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性和符合性。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公司内部报审的完整程序,旨在确保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最终促进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