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拘留程序如下:
立案 :税务机关在发现偷税漏税行为后,会进行立案调查,听取知情人和相关单位及群众的意见,根据违章情况确定查处办法。侦查:
公安机关在立案后,会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
拘留
拘留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有其他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的。
拘留程序:
公安机关拘留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被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逮捕与审查批准
逮捕申请: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量刑与判决
量刑标准:偷税漏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判决程序:偷税漏税作为刑事案件,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司法审理,并给犯罪事实和涉案金额的大小进行量刑和判决,具体情况由司法机关作出合法的处理。
总结:
偷税漏税拘留程序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与审查批准、量刑与判决等步骤。具体程序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