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程序优先”原则主要指的是 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原则。这一原则认为,在法律和法规中规定的行为要求和手续要求(即程序法)具有优先地位,应当重视并遵守。即使实体法存在,程序法也必须被优先考虑和实施。
程序法优先原则的核心在于确保法律实施的明确性、严格性和公正性。通过遵循程序法,可以降低纠纷风险,保障各方利益,并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此外,程序法还可以使权利的实现方式有序化、合法化,并受到公权力的保护,从而具有公认力。
需要注意的是,程序优先原则并非意味着程序法可以取代实体法,而是强调在实施法律时,程序法应当置于优先地位。实体法规定了权利和义务,而程序法则提供了实现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具体途径和程序。因此,在处理法律问题时,应当首先遵循程序法的要求,再参照实体法的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程序优先原则是法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旨在确保法律程序的公正、有效和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