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情绪的程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觉察情绪
解读孩子在游戏、交流和日常活动中的无意识隐藏的情绪信息。
察觉自己的情绪,以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绪。
认可孩子的情绪
认可孩子的消极情绪,给予慰藉和解脱,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以同理心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觉
用心感觉孩子的感受,用非批评的方式反映他们所听到的,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口头上的情绪描叙
帮助孩子将无形的、恐慌的、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可以被定义、有界限、且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建立规范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建立家庭规范,确定目标,思考可能的解答,帮助孩子选择一个解答方案。
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并提供适当的方法来驾驭消极情绪。
情绪认知阶段
命名情绪,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描述情绪,并通过绘本、故事书或动画片强化情绪认知。
观察情绪的外在表现,如脸红、心跳加快等,并讨论情绪与身体反应的关系。
情绪表达阶段
创造安全的表达环境,鼓励孩子自由表达情绪,避免负面评价。
通过绘画、唱歌或跳舞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情感。
情绪调节和管理
教授深呼吸、放松技巧、积极思考等方法来管理和调节情绪。
提供安全的情绪宣泄空间,让孩子尽情释放内心的情绪。
情绪识别与表达训练
利用图片、视频资料和亲子互动练习,训练儿童准确识别和表达情绪。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社交情景,教授儿童社交技能。
持续关注与引导
持续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并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这些程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和需求的孩子。重要的是,父母和教育者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情绪调节的榜样,并提供一个支持和鼓励的环境,让孩子学会健康地处理和表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