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业绩上报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业绩核算
各部门或子企业应在每月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当月业绩核算,确保业绩数据准确无误。
业绩审核
企业财务部门应在每月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各部门或子企业业绩报告的审核,确保业绩数据的公正、真实、完整。
业绩上报
企业应在每月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审核后的业绩数据上报至上级管理部门。
此外,具体的业绩上报流程可能因公司或组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某些公司可能包括以下额外步骤:
业绩反馈与沟通
主管需通报员工当期绩效考核结果,使员工明确其绩效表现在整个组织中的大致位置,并激发其改进绩效水平的意愿。
业绩录入与审核
收集业绩资料,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地址、建设单位等,并将信息录入系统。之后对录入的业绩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提交给上级领导或专门的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业绩发布与维护
经过审批后,将业绩发布至相关的业务系统中,供内部和外部查询和使用。同时,对已发布的业绩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业绩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业绩津贴申报
员工通过登录人事信息服务系统,选择相应的类别、类型和级别,填报项目名称、获得时间、批准文号、奖励单位、申请金额等信息,并进行提交。填报完成后,导出并打印申报表,由员工签名和单位盖章后交给各二级单位业绩贡献津贴负责人,统一收齐后按审核部门归类分别报送相应职能部门。
建议各公司或组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员工业绩上报程序,并确保流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