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退场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以确保工程安全、有序地完成,并保障相关方的权益。以下是工程退场的基本程序:
退场准备工作
整理施工现场:包括设备、材料、废弃物等的清理整理,保持现场整洁。
整理施工资料:归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确保记录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整理施工设备:对施工设备进行清点、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顺利交接。
协调相关方:与业主、监理单位、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协调,确定退场时间、程序和要求,确保配合和理解。
退场流程
提交退场申请:在工程完工、验收合格且符合相关规定后,由工程负责人向项目领导提交退场申请。
工作人员调整:适时安排工人返乡,调回其他工程施工队。
物资设备清点:对现场设备、材料、残留物品等进行详细清点,并做好记录报告项目领导。
施工场地清理:清除施工现场所有残留物品、设备、材料,并做好清场记录,报告项目领导。
施工过程查验: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查验,确认所有工程施工已结束,并无任何施工隐患存在。
安全检查:由相关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退场后不会有任何安全隐患存在。
结算和交接: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结算和交接工作,包括验收、款项清算、文件交接等。
退场后的工作
拆除临时设施:安全拆除工地建立的临时设施,如围墙、临时工棚等,确保周边环境整洁。
设备检查和维护:在退场过程中,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资源回收: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如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应分类整理储存,并及时处置。
协商与结算
协商沟通:工程中途退场时,双方需就退场清算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明确责任和义务,确定清算方案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权益保护:在制定退场清算方案时,应保护双方的权益,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结算,对未完成的工作进行合理补偿。
造价核算: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核算,包括已完成的工作量结算、未完成的工作量补偿及其他相关费用核算。
法律与合同
协商不成的处理:若协商无果,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起诉至法院。
合同履行: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补充合同和现场签证中的约定执行,包括停工日期、看护费用、周转材料和机械停滞的补偿原则。
通过以上程序,可以确保工程退场过程顺利进行,同时保障各方的权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