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婚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亲:
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互换儿女的生辰八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测算,认定男女双方适宜结婚,并且门当户对后,才能开始议亲。
定亲:
当男方向女方家提亲并确定双方适宜结婚后,进入定亲环节。男方要给女方家送“过书”即为定亲的凭证,俗称“红绿书纸”,女方需要给男方送“回帖”进行认可,俗称“文定”。
看嫁资:
男方去女方家将女方的陪嫁物品全部都摆放在厅堂之内,让人观看。新娘所有的嫁妆中的器物都需要用红色彩线进行披挂,衣服用檀香进行熏味,箱底放数枚钱币,俗称“压箱钱”。
坐花轿:
出嫁当天,新娘要乘坐花轿进行出嫁,用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轿子离开娘家或是快到夫家时,应放炮仗作为喜庆的烘托。花轿途经之地应大红灯笼开路,并且沿途吹吹打打。
拜堂:
花轿到夫家进门时,出轿小娘需要迎接新娘出轿,随即走向结婚的主厅堂内开始繁琐的拜堂仪式。拜堂仪式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拜天地、拜父母、拜夫妻。这些仪式都需要新人们正儿八经的跪在地上磕头。
宴宾:
婚宴在古代其实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宗教活动,宴会之前都需要祭祖,新婚家庭以求得祖先的保佑和庇护。祭祀活动完成后开始宴宾,在亲友见证下共同奔向新生活。
闹洞房:
闹洞房对于古代中国的夫妻来说非常重要,很多刚结婚的夫妻彼此都不熟悉,通过闹洞房可以抛开羞涩,使新娘能比较快速地熟悉适应新郎和新家,同时减轻新婚之夜的不安和恐惧。
这些步骤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婚礼的严谨和庄重,同时也充满了封建礼教和迷信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