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矿前的培训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体能测试和体检
体能测试:评估新职工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例如肩背项目,以判断其是否适应未来高强度的工作环境。
体检:包括心肺功能、血压、视力等多项重要指标,确保新职工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承受矿井一线工作的压力和特殊环境。
面试
通过与应聘者的面对面交流和沟通,评估其专业知识、安全意识以及对煤矿工作的认知和态度,选拔出热爱煤矿事业、具备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人才。
岗前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以及先进的采煤技术等。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新职工能够更快地掌握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安全技术知识培训
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一定学时(具体时长可能因矿而异,但通常不少于72学时)。
培训内容:包括矿山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意识培养、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矿山设备操作、紧急救援技能、危险品处理等。
实习和实际操作培训
实习时间:在老工人的带领下实习一段时间,通常包括井下参观、学习,并在实习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培训内容:熟悉矿井生产过程、本工种的操作方法及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了解提升、运输、行人、进、回风巷道位置,熟悉矿井主要设施、设备的作用及性能,掌握采煤、掘进工作面的规格、支护方法、质量要求及上下安全出口和通路等。
考核与发证
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确保新职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发证:实习结束并考核合格后,新职工将获得岗位合格证书,方可独立工作。
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
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概况、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职工福利待遇、企业文化等,增强新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培训方式: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实际工作中的合作训练,帮助新职工适应团队工作的环境。
这些步骤旨在确保新职工在入矿前能够充分了解并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从而保障其个人安全和矿井的整体安全。建议各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以确保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