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产通常涉及一系列的程序和步骤,以确保其高效、有序地进行。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程序和组成部分:
辅助生产设施控制程序
目的:确保辅助生产设施处于受控状态,满足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要求。
范围:适用于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工程)的辅助生产设施的控制。
术语:采用相关标准中的定义,由修订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辅助生产软件的运用
生产管理软件:优化和管理生产过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
功能:包括生产计划管理、资源分配、物料需求计划(MRP)、生产进度跟踪、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和报表生成等。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费用归集:将辅助生产费用先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中归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直接记入,间接费用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费用分配:通过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等将费用分配给各个受益对象。
会计分录:记录直接辅助生产费用,并将制造费用分摊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最后将辅助生产成本按分配标准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辅助生产过程的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包括投入正式生产操作前的有关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设备管理:设备的合理摆放和调试,为正常生产提供动力和生产工具,并进行设备维修。
辅助生产的管理
使用生产管理软件实时跟踪生产进度、管理库存、分析生产数据,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减少生产浪费、提高产品质量。
这些程序和步骤共同构成了辅助生产的框架,确保辅助生产活动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支持企业内部的基本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