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工作实施程序可以根据不同的观测类型和目的有所差异,但一般而言,可以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准备阶段
仪器安装与校准:安装观测仪器,确定仪器整置中心,测定测站点和照准点归心元素,设置测伞,整置仪器,选择零方向,编制观测度盘表等。
检查与准备工作:在特定时间之前检查所有必要的气象信息平台和技术设备,确保它们运行正常。
制定观测计划:确定观察的问题,制定观察计划,设计观察提纲。
观测阶段
数据采集:包括人工观测(如云层、能见度等)以及通过设备自动获取的气象数据。
数据记录与核对:核对并记录所有采集的气象数据,特别是需要人工输入的数据。
仪器操作:按照规范操作观测仪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
数据整理:对观测数据进行详细的检查、整理和计算。
成果分析:及时绘制过程线和关系曲线,进行分析,如发生异常情况,应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报告与总结阶段
编制观测报告:编制观测报告并确保其准确无误。
审核与发布:按规定的时间发送观测报告,并监控报告的传输情况。
资料整编与技术总结:定期进行资料整编和技术总结,根据观测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收尾工作
埋封标石:观测完成后,离开本点之前,应对成果进行详细的检查、整理和计算,埋封好标石。
设备维护:在关键时间点确保所有设备都在正常运作,并准备好应对任何紧急情况。
以上步骤可以根据具体的观测任务和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