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义执行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适用与尊重:
程序正义要求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事,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这包括持有合法的逮捕令、搜查令,或在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开展行动。通过遵循程序正义,可以防止执法机关滥用职权或采取不当行为,如强行进入私人住所等。
事前保障:
严格执行程序正义可以在执法行动发生之前确保合法性,从而增强社会对法律体系的信任。这种事前保障有助于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导致的法律纠纷和社会不满。
救济与赔偿机制:
如果执法机关在行动中违反程序正义,被执法对象不仅可以寻求撤销不当执法结果,还可要求赔偿因违规执法造成的损害。这体现了程序正义对于保护公民权利和尊严的重要性。
实质正义的前提和基础:
程序正义被视为实质正义(或实体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程序正义,实体正义就难以实现。因为实体正义的得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诉讼过程,而程序正义是确保这些过程公正和正当的关键。
“看得见的正义”:
程序正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通过法律程序本身而不是其所要产生的结果得到实现。这种“看得见的正义”有助于确保裁判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使民众能够接受并信任司法判决。
防止权利滥用:
程序正义要求办事人员按照程序办事,按照规则办事,从而限制办事人员的权利,减少工作中的疏漏和不正当行为。这有助于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社会信任与秩序:
程序正义的实现有助于建立社会对法律体系的信任,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当人们相信法律程序是公正和透明的,他们更愿意遵守法律,从而减少社会冲突和不稳定。
综上所述,程序正义执行对于维护法治、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和秩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法律强调程序正义,并将其视为实现法治社会的基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