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厂的生产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材料准备:
准备所需的电池材料,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
材料混合:
将正负极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添加适量的粘结剂和导电剂,形成电极浆料。
电极制备:
将电极浆料涂覆在导电集流体上,并进行压实和烘干,制备成正负极片。
装配电芯:
将正负极片与隔膜层叠在一起,注入电解液,通过机械或手工方式将它们卷成圆柱形或方形,形成电芯。
电芯封装:
将电芯放入金属或塑料壳体中,并进行密封,以确保电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芯检测:
对封装好的电芯进行外观检查、容量测试、内阻测试等,以确保电芯的质量。
组装电池组:
将多个电芯按一定连接方式并联或串联,形成电池组。
电池组封装:
将电池组放入金属或塑料壳体中,并进行密封和绝缘处理,以确保电池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池组测试:
对封装好的电池组进行外观检查、容量测试、循环充放电测试等,以确保电池组的质量。
包装和出货:
对合格的电池组进行包装,并进行质量记录和追溯,最后出货给客户。
此外,电池厂在生产过程中还会涉及一些特定的工艺步骤,例如:
正负极匀浆:将严格计算配比的正负极材料在匀浆罐里充分搅拌均匀,并严格控制粉尘。
涂布:将搅拌好的浆料均匀附着在铝箔上,并进行烘干。
碾压:通过压力将涂覆的材料压实,提高能量密度。
分切:将较宽的极片切割成所需宽度的窄片,并管控毛刺的产生。
制片:将极片进一步加工成适合卷绕或叠片的形状。
模切:将分切后的极片冲切成型,形成极耳。
卷绕:将极片、隔膜和负极材料卷绕成电芯。
激光焊:将极片与极耳进行焊接。
注液:将电解液注入电芯中。
化成:给电芯进行充电活化并测量容量。
老化:对电芯进行长时间的老化测试,确保性能稳定。
分容:测试电池的电性能指标和容量,并进行分级。
这些步骤和工艺确保了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并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