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实施程序是指 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进行的监理活动,旨在确保工程按照既定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要求顺利进行。以下是监理实施程序的主要步骤:
成立项目监理机构
监理单位根据建设工程的规模、性质和业主对监理的要求,委派合适的人员担任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是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总负责人,对内向监理单位负责,对外向业主负责。
监理机构的人员构成和职责应在监理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中明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编制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监理规划是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应包括监理目标、内容、方法和程序等。
监理规划应根据工程特点、合同要求和相关法规进行编制,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和完善。
制定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实施细则是针对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操作性文件,应明确具体监理任务、工作标准和验收方法等。
实施细则应根据监理规划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以确保监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规范化地开展监理工作
监理工作的规范化体现在工作的时序性、职责分工的严密性以及工作目标的确定性等方面。
各项监理工作应按逻辑顺序展开,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和完成时间,并通过报表资料对监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检查和考核。
工程验收并提交文件
监理单位在工程完成后应参与验收工作,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应向业主提交建设工程监理档案资料和工作总结,以便后续管理和维护。
工作总结
监理单位在工程完成后应对监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教训。
通过遵循以上程序,监理单位能够确保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