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测绘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施工控制网:
在施工工地上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这是整个测绘工作的基础。
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建(构)筑物的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进行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定位放样。
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通过测量检查各部位的实际平面位置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施工阶段的成果进行测量和检查,确保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相符。
随着施工的进展,对一些大型、高层或特殊建(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
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以验证工程设计、施工的合理性和工程质量。
施工测量的检校:
在测量过程中,要遵循“步步检校”的原则,对各种测设数据和外业测设结果进行校核,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基础测量:
包括布设房产平面控制点、进行平面控制测量、绘制房地产总平面图等。
外业项目测量:
依据房地产总平面图和房屋竣工图,对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实地测量,记录房屋权界、共有部位等。
内业绘图、测算面积:
利用外业测量采集的数据,计算机绘制房产平面图,计算房屋建筑面积。
质量检查验收:
将测绘成果提交质量检查部门,依据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检查验收。
出具测绘成果:
质量检查验收合格的测绘成果,转交产权登记部门用于房屋产权登记。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基建测绘的完整流程,确保了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精确的测量和记录,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和产权登记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