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案件结案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当事人起诉
当事人需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原告需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提交相关材料。
立案
立案庭在收到起诉书和证据材料后,将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后的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开庭审理
立案手续完成后,法院将安排开庭时间,当事人需服从法院的各项安排。
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举证、质证、辩论等诉讼活动。
结案方式
民事案件:
判决: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并送达判决书。
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并送达。
撤诉:原告依法撤回起诉。
刑事案件:
判决:法院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并将判决书送达给被告人、辩护人及公诉机关。
不起诉: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案件即告终结。
行政案件:
判决:法院作出行政判决并送达。
裁定:法院作出行政裁定并送达。
撤诉:原告撤诉或行政决定生效。
执行
在结案后,当事人需要按照生效法律文书履行义务。如需强制执行,法院会出具执行结案通知书。
结案手续
结案后,法院需整理相关证据材料,制作结案报告,办理相关的手续和文件归档等工作。
费用结算
当事人应在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
综上所述,法院案件结案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立案、开庭审理、结案方式、执行、结案手续和费用结算等步骤。具体流程还需根据案件性质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