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踏勘选点并埋设标志
依据测图和施工的需要,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的布设方案。
到野外现场踏勘、核对、修改、落实点位和建立标志。
若测区没有以前的地形资料,则需要现场实地踏勘,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导线的路线和形式,选定导线点的点位及建立标志。
测边
使用全站仪测量导线边长,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导线模板,输入已知点,完成首个测站的建立。
采用测回法观测,分别照准前视点与后视点,记录数据。
根据导线等级增加测回,完成当前测站的测量。
移动全站仪,重复测量操作步骤直到完成整段导线的测量。
数据保存和导出,包括导线平差结果和导线测量表。
测角
导线的转折角有左、右之分,以导线为界,按编号顺序方向前进。
附合导线可测其左角或右角,但全线要统一;闭合导线可测其内角或外角。
角度观测采用测回法,各等级导线的测角要求应满足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导线定向
当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时,须进行连接测量,即进行连接边和连接角测量,作为传递坐标方位角和坐标的依据。
若附近没有高级控制点,则应用罗盘仪施测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员应及时计算2C值、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距离等数据。
进行误差分析,查找观测误差,并进行修正、调整和控制。
计算导线点坐标,利用测量数据进行三角形定位,确保后续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计算导线边长和方位角,确定不同测量点之间的大致位置。
作图绘制,把计算出的导线点坐标、导线边长和方位角等信息以标准化的方式绘制成图形,以便于后续的建设设计和工程管理。
以上步骤构成了导线测量的基本程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