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锅巴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淘米、煮米、蒸米
大米洗净去沙,放入锅中煮成半熟后捞出,再在蒸锅中蒸熟。
拌料
在蒸熟的米饭中加入2%的起酥油或棕榈油,15%的淀粉,搅拌均匀。
压片、切片
用压片机将拌好的料压成1毫米厚的米片,并按3厘米×2厘米的规格切片。
油炸
油温240℃左右,时间3—6分钟,炸成浅黄色捞出,沥油。
喷调料、包装
撒上调味粉,再进行包装。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现代工艺的锅巴制作方法:
膨化锅巴
原料混合:将米粉、淀粉、奶粉等原料按配方充分混合,然后边搅拌边用喷壶洒30%的水。
膨化:将混合好的原料送入膨化机,通过双螺杆膨化机进行膨化,出条后要求条子半膨化,有弹性,有熟面颜色和均匀小孔。
晾凉、切段:膨化后的条子用竹竿挑起晾凉几分钟,然后用刀切成小段。
油炸:将切好的半成品放入油中油炸,几分钟后打料时有声响即可出锅,出锅前为白色。
蒸煮锅巴
工艺流程:淘米 → 煮米 → 蒸米 → 拌料 → 压片 → 切片 → 油炸 → 喷调料 → 包装。
操作要点:大米洗净去沙,放入锅中煮成半熟,捞出后放入蒸锅中蒸熟,趁热拌入少量猪油和淀粉,冷却后擀制成米片,切成小片后油炸至浅黄色,撒上调味粉即成。
手工锅巴
模仿传统手工方式制作,但采用机械化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
这些工艺流程各有特点,可根据具体生产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