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改建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前期准备工作
调查与设计:进行地质、水文调查,确定设计参数,进行工程测量,明确堤防路线、高程及安全要求。
土地征用与清理:根据规划要求,进行土地征用程序,清理原有建造物、树木、垃圾等,确保施工区域干净。
材料准备与采购: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堤防所需的材料种类及数量,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并进行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采购。
施工前准备
资料收集:整理相关的产品质量和标准、技术要求、图纸、规范和其他相关技术资料,了解当地气候情况、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水文地质和水力条件等。
人员准备: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参加预施工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工程要求、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
设备准备:根据工程规模和需要,准备好各类施工设备和机械设备,并进行熟悉与检查。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准备好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确保材料供应充足。
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措施等。
施工步骤
测量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堤防整修的具体位置和高程,然后进行实地测量定位。
清理整治:清理修整现有堤防,去除杂草、垃圾,清理积泥,确保基础表面整洁。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根据设计高程和横断面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回填。
基础处理:在堤坝基础中,如有软弱地基或土质不良处,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和处理,如填土夯实、灌浆加固等。
堤身结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堤身结构施工,包括砌筑、浇筑、石方剪刀等。
防渗排水:在堤防整修过程中,考虑防渗排水工作,进行防渗土层铺设、排水沟开挖、渗流管道铺设等。
护坡绿化:堤身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护坡绿化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堤防梳理的作用,避免土石流等不必要的损失。
审批程序
破堤审批:需要破堤的,应先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审批。
建设审批: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排(取)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汛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其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后期管理
定期检查:河道主管机关应定期检查堤防上的建筑物及设施,对不符工程安全要求的,限期改建。
以上程序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