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防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疫苗接种
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
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免疫种鹅在免疫100天内所产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要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小鹅瘟抗血清免疫:
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可在1~7日龄时用同源(鹅制)抗血清皮下注射。
H5型禽流感灭活苗:
14日龄时,每只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0.5毫升。
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
30日龄时,胸肌注射1毫升。在非疫区可以推迟到60日龄注射。
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
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是基本免疫程序的核心疫苗之一,具体接种时间应根据鹅群的生产规律、生长发育规律和疾病流行规律等因素来制定。
隔离饲养
免疫后的雏鹅在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
定期检测
定期对鹅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防止疾病扩散。
环境管理
保持鹅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合理饲养
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增强鹅群的免疫力。
这些防御程序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保护鹅群免受常见疾病的侵害,保障其健康和生产性能。建议根据当地疫情和鹅群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免疫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