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鸡的养殖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场搭棚
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昼夜温度变化不大的平地,搭建从北朝南的鸡舍。鸡舍应保证冬天可防寒保温,夏天能防暑降温,四周开排水沟,做到不积水。
选择优良鸡苗
应从健康无病尤其是无传染性疾病、管理科学的种鸡场引进鸡苗。选择长势好、健壮、美观的鸡苗进行放养。
适度放养规模
一般以每群1000至1500只为宜,避免密度过大或过小。
雏鸡培育
购入雏鸡后先在鸡舍内进行育雏,提高鸡成活率。雏鸡来源可以是收购种蛋孵化或买入雏鸡。
放养管理
雏鸡在1月龄左右开始放养,初放养头几天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等,以防应激。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补充饮水,应勤换水。坚持放养定人,喂料定时、定点日常管理。刮风下雨天气停止放养,适时补饲,一般每日补饲1至2次。
环境卫生与防疫
做好主要疫病的免疫工作,每天清除舍内外粪便,对鸡粪、污物、病死鸡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用20%石灰乳、百毒杀、氯毒杀、消毒威等对鸡舍及场地周围进行彻底消毒,勤换垫料。还应用药灭蚊、灭蝇、灭鼠等。
饲喂管理
在放养过程中,鸡会自己捕食,但为了增重,需要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如玉米、豆粉、鱼粉、皮、硫酸亚铁等混合饲料。注意饮水器的设置,确保鸡能随时饮水。
放养时间
最好在每年的4月初至10月底进行放养,避免冬季的低温期。在冬季时期,需要将鸡赶到鸡舍中,使其顺利过冬。
转群与调教
转群宜在晚上进行,转群前后3天在饮水中加入维C或电解多维。脱温鸡转入放养鸡舍后,不立即放养,应有1周左右时间过渡。开始放牧时,选择在鸡舍周围,逐渐由近而远,通过移动料桶(料槽)的方法训练。补料时可敲击盆、料桶或吹口哨等方法使鸡形成条件反射。
观察与补饲
勤观察鸡粪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病弱鸡,并隔离观察和治疗。根据季节和鸡的觅食情况确定补饲次数和时间,一般每日补饲1至2次。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放养鸡的养殖,确保鸡群健康、肉质鲜美,并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