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诸侯的程序叫做 封土建国的制度。具体来说,分封制是中国古代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始于商代,周朝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一制度下,皇帝或国王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受封的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诸侯国,并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诸侯还可以将自己的封地及居民分封给自己的亲族,称为卿大夫。这种层层分封的结构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等级制度,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在周朝,分封制是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分封的对象包括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他们被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包括服从国王的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等。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目的是保证王室的强大和有效控制各诸侯国,加强统治。
总结起来,分封诸侯的程序可以概括为:皇帝或国王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诸侯国,并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和进一步分封给自己的亲族。这一制度旨在巩固王室统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