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再审程序是指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认为有错误时,可以向原审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重审请求的一种法律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再审的条件包括:
存在重大程序错误或新证据 :例如,原审法院没有审查某些证据或事实,原审判决错误适用法律,或者出现了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和裁定等。申请再审的对象:
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其中,可以申请再审的裁定仅限于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
申请再审的时间: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两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申请再审的程序
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供申请书副本。申请书应写明作出原审裁判的人民法院及裁判的编号、申请再审的理由及根据、申请再审的内容等。
立案审查:人民法院接到再审申请书后,会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审查提出再审申请是否在二年内,申请人有没有再审权利,提出再审的生效判决是否允许提出再审申请,申请再审的事由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申请再审的法院是否有再审管辖权,再审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
实质性审查:立案部门对再审案件形式审查符合要求后,会将案件材料分到合议庭,对再审材料进行实质性审查。再审案件的审查一般包括询问案件的当事人、再审听证等。
再审的启动:
再审程序可以由法院主动启动,也可以由检察院抗诉启动,或者由当事人申请启动。
再审的效力:
当事人申请再审,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建议当事人在申请再审前,充分准备相关材料和理由,并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再审申请,以提高再审程序启动的可能性。同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