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决算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工作
拟定和颁布编制决算的规定:财政部在总结上年财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发国家决算编报的规定,内容包括编制决算的原则、要求、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编制和汇总决算的办法以及决算报送期限和份数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各中央主管部门根据财政部颁发的办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拟定决算编报的具体办法并逐级下达。
颁发决算表格:财政部在下达编制决算规定的同时规定和颁布决算表格,以便各方面编报的决算资料规范化和便于汇总。
数据收集与核对
收集、整理、分析原始资料:从建设工程开始就按编制依据的要求,收集、清点、整理有关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上级批文、预(决)算文件等。
核对和审查数据准确性:在编制决算之前,管理者需要对收集到的财务数据进行核对和审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重新分类和调整数据:在核对和审查数据之后,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重新分类和调整,以符合财务报表的要求和规范。
财务报表编制
编制财务报表:在数据准备和调整完成后,管理者需要根据财务报表的要求,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审计和复核
审计和复核财务报表:一旦财务报表编制完成,需要进行审计和复核。这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或独立复核等方式进行。审计和复核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编制决算报告
编制决算报告:在财务报表审计和复核完成后,管理者需要根据决算结果编制决算报告。决算报告通常包括对财务状况的总结和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审批和公布
审批和公布决算报告:最后一步是对决算报告进行审批和公布。决算报告通常需要经过管理层的审批,并在适当的时间和渠道进行公布,以便相关利益相关方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上报和备案
上报和备案: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经批准的决算,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决算编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