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都什么程序开庭

时间:2025-01-26 14:58:22 手机游戏

从立案到开庭,需要经历以下程序:

答辩

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组成合议庭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调解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可以转入督促程序。

通知开庭

在开庭三日前需要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举证期限

法院设定举证期限,双方在此期限内提交证据,一般是30天或者15天。

排期开庭

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

送达法律文书

立案后,法院会在规定时间内将起诉状副本和举证通知书送达被告,被告在收到材料后在15日内进行答辩。

庭审过程

原告陈述起诉的请求和理由,或者宣读起诉状。

被告宣读答辩状,并宣读反诉状(如法官指出,需另案起诉,可暂停宣读反诉状)。

原告方出示证据,被告方进行质证。

被告方出示证据,并申请鉴定人出庭,原告方进行质证。

双方发问。

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

原告作最后陈述,被告作最后陈述。

判决处理

开庭审理后,法院将依据案件情况作出判决。

总结:

从立案到开庭,主要程序包括答辩、组成合议庭、调解、通知开庭、举证期限、排期开庭、送达法律文书、庭审过程和判决处理。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和安排确定,但需在法律规定的审限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