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报验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
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始前需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并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和签署认同。
图纸会审记录
在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需组织图纸会审,记录会审内容并形成文件,确保所有参与人员对图纸的理解一致。
技术(安全)交底
施工单位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开工报告
工程正式开工前,施工单位需提交开工报告,说明工程准备情况,并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管理人员名单
施工单位需提交项目管理人员名单及其资格证书复印件,以便监理工程师确认管理人员资质。
各类材料报验
施工单位需对进场材料进行报验,包括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设计变更
如工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施工单位需及时提交设计变更文件,并进行相应的报验。
现场签证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对现场签证进行记录和报验,确保签证内容准确无误。
隐蔽报验
对于隐蔽工程,施工单位需在隐蔽前进行报验,确保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批报验
施工单位需对检验批进行报验,确保每一批次的材料和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分项工程报验
施工单位在分项工程完成后,需进行报验,确保分项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分部工程报验
在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进行报验,确保分部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单位工程报验
在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进行报验,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竣工报告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需提交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
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收到竣工报告后,将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
备案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需在15日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这些程序确保了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安全。建议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这些程序进行操作,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监理工程师沟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