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轮虫通常需要以下程序:
放苗前轮虫培育方法
每亩水体使用2斤豆饼,与乳酵素发酵后泼洒到池塘,第二天每亩水体泼2斤磷肥,5-7天轮虫即可培育完成。
放苗前后都适用的轮虫培育方法
使用肥满塘进行培育,肥满塘含有国内独创的小分子蛋白肽技术,适合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提供充足天然饵料。每月使用3-4次,轮虫会源源不断。
选择优良轮虫种
原种培养应与培养槽分开,以免污染,培养1个月后周期性接种1次,保持培养容器和水质清洁。
投饵与施肥
轮虫的饲料包括细菌、单胞藻、小型原生动物、有机碎屑及微颗粒饲料等。在培养轮虫前要进行清池消毒,施入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使水质变肥。每天中午前后将肥料泼入池中,追肥量视水质情况而定,宜少施勤施。
添换水
前期以添水为主,随着藻类繁殖水色加深,适时加水。后期温度较高,需补充新鲜海水并过滤消毒。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1/5~1/3,换水同时可进行收获。
日常检测与病害防治
经常检查池壁是否漏水,注意水色变化。若水色变淡,则可能藻种密度降低,需及时施肥。检查轮虫的密度及带卵率,及时收获轮虫并补充饵料和水分。病害防治包括过滤进水、清除池边杂草物、使用药物杀灭敌害生物等。
收获轮虫
当轮虫密度过大时,需及时收获轮虫,并补充肥料和水。收获后及时清洗或药浴,避免病菌带入培育池。采收或强化后,及时投喂培育幼体。
营养强化
为了提高轮虫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增加其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投喂前通常需要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处理,如使用富含DHA和EPA的鱼油、微藻浓缩液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培育轮虫,为水产养殖提供优质的生物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