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村结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纳采:
这是古代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人带着礼物向女家求婚。女家同意后,再收纳男家送来的订婚礼物,谓之纳采。
问名:
男方在求婚成功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两人的合婚仪式。女方同意提亲后,会把女儿的姓名和生辰八字交给男方带回,以便合写“庚帖”查看双方是否命中犯冲或相克。
纳吉:
在问名后得到吉兆,男方会遣媒婆致赠薄礼到女家,告知女家议婚可以继续进行。这一步也称为过小礼。
纳征:
即正式送聘礼,男方将聘礼送往女方家,这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聘礼通常包括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女方也会准备回礼给男方。
请期:
男方请测命先生择定结婚日期后,派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意见,称为择日。
亲迎:
在定好的日子,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新郎通常要带着花轿,花轿分为双顶或单顶,新娘由哥哥背或嫂子扶上轿,然后奔男方家而去。
拜堂:
到达男方家后,新郎新娘随即举行拜堂仪式,也称为“拜天地”,包括拜天地、祖先和高堂(即双方父母),以及夫妻交拜。
宴宾:
拜堂完毕后,主人家会举行婚宴款待亲朋戚友。
闹洞房:
在花烛之夜,亲朋好友会闯入洞房或在洞房外闹腾,使新婚夫妇无法安寝,传统上希望新人未来生活热闹、人丁兴旺。
合卺:
新婚夫妇在洞房内共饮“合欢酒”,象征夫妇以结永好。喝完合欢酒后,两人可以休息,整个婚礼仪式结束。
这些步骤体现了古代农村婚礼的严谨与礼仪,尽管各地风俗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致流程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