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目标或程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定义了审计活动的目的、范围和步骤。以下是审计目标和程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审计目标
评估和确认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审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组织的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没有重大错报或遗漏。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还旨在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能否有效预防和发现错误和不正当行为,从而降低运营风险。
提供独立的审计意见:审计师通过执行一系列审计程序,最终得出审计结论,并发表关于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独立意见。
审计程序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的重点和关注点,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收集和分析相关的财务信息和内部控制程序:通过检查、抽样、核对等方法获取审计证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进行实地检查和核实: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进行实地检查,以验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与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沟通: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情况。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根据收集的证据,评估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并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
得出审计结论:根据审计证据和分析结果,形成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的审计结论。
准备审计报告:将审计结果和建议整理成报告,传达给相关的利益相关者。
总结:
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而审计程序则是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通过明确审计目标,审计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收集和分析证据,从而得出准确和可靠的审计结论,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