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预审是一种 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 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的程序。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资源浪费,同时保障土地开发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用地预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申请接收与登记
申请人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用地预审申请及附件材料。
窗口工作人员当场接收申请,并在受理系统登记相关信息。
申请编号与通知
申请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并通过短信发送到申请人手机。
申请人可通过编号查询办理进度。
收件与受理
符合报件要求的用地预审申请及附件材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予以接受,转入受理程序。
不符合报件要求的申请及附件材料,于收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逾期不通知的,视为受理。
办理与办结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
需延长办理时间的,经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审查内容
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供地政策。
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是否符合有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
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
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
审批与出具意见
局领导逐级审批用地预审申请。
符合条件的,出具用地预审意见;不符合条件的,说明理由并退回申请。
通过用地预审,可以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发现并纠正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从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建设项目合理选址和优化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护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