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的基本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被检测项目
认真审阅被测件图纸及有关的技术资料,了解被测件的用途,熟悉各项技术要求,明确需要检测的项目。
设计检测方案
根据检测项目的性质、具体要求、结构特点、批量大小、检测设备状况、检测环境及检测人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设计一个能满足检测精度要求且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检测预案。
选择检测器具
按照规范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器具,设计、制作专用的检测器具和辅助工具,并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
检测前准备
清理检测环境并检查是否满足检测要求,清洗标准器、被测件及辅助工具,对检测器具进行调整使之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采集数据
安装被测件,按照设计预案采集测量数据并规范地作好原始记录。
数据处理
对检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获得检测结果。
填报检测结果
将检测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及有关的原始记录中,并根据技术要求作出合格性的判定。
此外,对于实验室开展的检测活动,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收样
对样品的接收、流转、保管、处理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管理及控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记录
在检测过程中详细记录所有操作步骤和数据,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比较和判定
将检测数据与标准或规范进行比较,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确认和处置
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并对不合格品进行适当的处置。
这些步骤构成了检测的基本程序,确保了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体的检测程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检测领域和标准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