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的基本程序如下:
基材表面准备
去油清洗:使用有机溶剂或碱性溶液清除表面油污。
酸洗活化: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增强镀层的附着力。
打底电镀(可选):为了提高结合力和防止金直接与基材反应,常先镀一层铜或镍。
电镀工艺
电解液制备:镀金溶液以氰化钾金为主,也可采用无氰镀金液(如硫代硫酸盐体系)。
电镀条件控制:
电流密度:0.1~5 A/dm²
温度:40~60°C
镀液pH值:4~9(视电解液类型而定)
电镀时间:根据镀层厚度需求控制时间。
后处理清洗:用纯水冲洗,去除电解液残留。
干燥:采用热风或自然干燥方式。
钝化处理(可选):增强镀层抗腐蚀性能。
其他特殊工艺(根据需求选择)
三喷两烤:喷底漆、烘干、喷反应层、喷涂面漆、烘干,以达到环保低成本的效果。
建议
选择合适的电镀方法:根据具体需求和基材材质选择适合的电镀方法,如蒸镀法或电镀法。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在电镀过程中,严格控制电流、温度、pH值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均匀性。
后处理的重要性:镀金完成后,进行彻底的后处理,如清洗、干燥和钝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镀金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