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隔离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症状师生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
学校卫生部门发现有症状的师生后,会对其进行隔离观察,并联系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以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
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及疑似病例的隔离治疗或观察
对于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疑似病例,需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隔离治疗或观察,以防止病毒传播。
呼吸道隔离和接触隔离
在隔离时,需要采取呼吸道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确诊病例可以同住一个房间,而疑似病例必须单独隔离,至少需要隔离14天。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疑似病例时,需进行严格的自我防护,包括穿防护服、戴N95口罩、护目镜、双层手套和鞋套,并且在穿脱防护服时要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居家隔离
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员,需要在家中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居家隔离的具体步骤包括选择有窗户、通风良好、独立卫生间的房间作为隔离房间,准备足够的个人用品,定期清洁隔离房间,以及避免与其他人共用空间。
集中隔离
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如中风险地区流入的人员,应安排集中隔离14天,再继续实行7天居家健康管理。
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
密切接触者需进行居家或集中观察隔离,观察期一般为14天,期间需配合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
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疫情重点地区居民的预防性隔离
针对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疫情重点地区居民等,实施预防性隔离,为期14天,相关人员需配合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特定人群的进一步隔离
对于近期有流行病学史但无临床症状的人员,需要在指定部门进行单间隔离,通常需要隔离2~3周,观察有无临床症状的出现以及进行新冠病毒的排查。疑似病例也需要在医院进行单人单间隔离,并进行新冠病毒的相关排查。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治愈后,也要在指定的部门继续隔离2周,观察自身的健康情况并定期复诊。
这些隔离措施的实施,旨在有效阻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从而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