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算违法法定程序

时间:2025-01-24 15:07:45 手机游戏

违反法定程序通常指的是行政主体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未能遵守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要求。这些程序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法定步骤:

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必须分步进行的程序,如立案审批、调查取证、案件处理意见书、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作出处罚决定等。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步骤,即属违法。

法定时限:

法律、法规及规章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都有时间限制的规定,要求执法主体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就属于违反法定程序。

法定形式和手续:

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形式和手续,例如行政处罚应采用书面形式,不能采用口头形式;符合听证程序要求的,要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如果缺少书面决定或告知手续,即违反法定程序。

回避制度:

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时,应当主动回避或由当事人申请回避,未回避的属于违反法定程序。

告知权利:

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如告知当事人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行政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内部程序:

行政机关在作出重要决定时,需要遵循内部决策程序,如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等,未遵循内部程序的也属于违反法定程序。

总结来说,违反法定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未能遵守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法定步骤、法定时限、法定形式和手续、回避制度、告知权利、公正公平公开原则以及内部程序等方面的要求。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或判定为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