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饮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主食
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和小麦为主食。
山区的白族则以玉米、洋芋和荞麦为主食。
主食主要以蒸制为主,常吃干饭,外出做活时会携带盒饭,就地冷餐。
蔬菜和腌菜
白族日常饮食品种丰富,每餐都有鲜菜和各种腌菜。
白族妇女擅长腌制各种腌菜,如豆瓣酱、豆豉、面酱等。
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如海菜豆腐汤、海菜花炒火腿等。
肉食
白族的肉食以猪肉为主,喜欢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鮓、吹肝和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
白族还喜爱吃牛肉,冬天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会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
由于信仰佛教,白族人很少食用猪肉,但在某些地区如大理附近的洱海地区,由于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当地的白族人还是食用猪肉的。
乳制品
白族饲养奶牛历史悠久,并善于加工乳制品,如乳扇、乳饼等。
特色饮食
生皮: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等调料。
砂锅鱼与砂锅豆腐:将火腿片、嫩鸡块、冬菇、蛋卷、腊干片、豆腐、玉兰片、肉圆等按比例与弓鱼(或鲤鱼)放入砂锅内,放好调料,文火炖制而成。若把主料鱼换成豆腐和少量卷心菜,则成砂锅豆腐。
烤茶:白族喜欢饮用烤茶,著名的“三道茶”是待客上品。第一道是用沱茶冲泡的苦茶;第二道是加红糖和牛奶的甜茶;第三道是放入核桃、蜂蜜、米花的回味茶。
节庆饮食
白族节庆时喜欢用糯米或小麦、大麦酿造白酒、水酒。
每节都有特定的应景食品,如春节的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街的蒸糕和凉粉;清明节的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端午节的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的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的甜食和各种糖果;中秋节的白饼和醉饼;重阳节的肥羊等。
礼仪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进餐时长辈要上坐,晚辈依次在两旁或对面落坐,晚辈要随时为长辈添菜加汤。
综上所述,白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注重食物的新鲜和营养搭配,同时也体现了白族人的礼仪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