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谈话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谈心谈话对象
通常包括本局中的干部、职工。
党支部结合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对象包括党员、群众。
学校对象包括教职员工、学生等。
谈心谈话内容
了解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听取各种问题、实际困难的反映。
听取工作人员对上级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听取关于科室、单位工作特别是全局思想作风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沟通,促进交流。
了解谈话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学习及家庭等方面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和要求。
谈心谈话要求
负责谈心谈话的干部,对分管范围内的对象,至少每半年谈心谈话一次。
遇特殊情况,要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如发现思想作风问题、不团结苗头、工作困难和挫折、职务变动等。
谈心双方要端正态度,做到与人为善,坦诚相见,以利于沟通思想,增强团结。
谈心活动要突出一个“真”字,即讲真话、动真情、亮真心,并做到五个必谈。
认真如实填写谈心谈话登记表。
谈心谈话分工
局长负责副局长、分管科室的中层干部及需要谈心谈话的工作人员。
副局长负责分管科室的中层干部及需要谈心谈话的工作人员。
学校领导必要时应随时与教职工谈心,主动征求意见。
谈心谈话方式
通常以个别谈话为主,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对涉及共性的谈话问题,可采取“一对多”的方式,进行集体谈话。
对长期外出党员可约定时间、地点进行面谈。
谈心谈话时机
民主生活会前、组织生活会前、日常工作生活中,以及党员干部出现特殊情况时。
其他要求
谈话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坚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谈心谈话。
谈心谈话要“见人见事见思想”,不以一般性沟通代替谈心谈话。
谈话过程中,要深入沟通交流,交换意见,防止单方面灌输,注重了解对方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等各方面情况。
帮助提高,防止姑息迁就。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谈心谈话制度旨在通过坦诚的交流,增进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