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其指法丰富多样,可以分为右手指法和左手指法两大类。
右手指法
右手指法主要包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轮指等。
弹:
用右手食指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左弹出发音。
挑:
用右手拇指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右挑进发音。
夹弹:
用弹和挑在弦上作连续均匀而不很快的动,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一般作四声,有的或作二声。
滚:
演奏方法与夹弹相同,但在速度上则较夹弹快一倍,即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一般作八声,有的作十六声。
剔:
用中指甲向左将弦剔出。
抚:
用中指肉将弦向右抚进。
双弹:
用食指甲将相邻的两条弦向左同时弹出。
双挑:
用拇指甲将相邻的两条弦向右同时挑进。
飞:
用无名指甲将弦向左飞出。
双飞:
用食指甲弹左面的弦,拇指甲挑右面的弦,要连而不断。
轮指:
五指循环周而复始的演奏,是弹琵琶时获得长音的主要方法。轮指时五个手指击弦的时间间距要均匀,声音要统一。轮有两种奏法:一种叫“下出轮”,是先用右手的小、名、中、食指次第向左弹出,然后拇指向右挑进;另一种叫做“上出轮”,是先用右手拇指或食指在上面开始作轮的。
左手指法
左手指法主要包括捺、带、擞、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
捺:
在指关节的运动中,手指端取势将弦身击捺在相品位上,使得微声。
带:
当右手弹出前一按音之后,接着在相品位上作向左内方或向外方一拨,然后离开弦身,带起一个较弱或稍强的音来。
擞:
用左手指将弦身按在相品位上,用中指或名指在下面搔弦发音。
揉:
用左手按住弦后,根据音乐需要,有节奏地摇动手指,使弦产生波动效果。
吟:
在弦上作缓慢而连续的按动,产生悠扬的长音。
带起:
带起一个较弱或稍强的音来,有散音与按音之分。
捺打:
在指关节的运动中,手指端取势将弦身击捺在相品位上,使得微声。
虚按:
用左手轻轻按住弦,不产生实际音响,用于增强音乐的虚实对比。
绞弦:
用左手握住弦,通过手指的扭动,使弦产生特殊的音响效果。
泛音:
用左手轻触弦的某一位置,同时用右手拨弦,产生高频共振音。
推:
用左手按住弦后,用力向前推出,使弦音向前移动。
挽:
用左手按住弦后,用力向后拉回,使弦音向后移动。
绰:
用左手按住弦后,迅速向左移动,使弦音产生跳跃的效果。
注:
用左手按住弦后,用力向下按压,使弦音产生深沉的效果。
琵琶的指法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每种指法都有其独特的演奏效果和音乐表现力。掌握这些指法对于演奏琵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