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是 垓下之战的情景。这首乐曲以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中的垓下决战为背景,描绘了刘邦和项羽在这一历史战役中的激烈对抗和最终的结局。乐曲通过琵琶的演奏,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战斗的残酷性,同时也歌颂了刘邦的胜利和楚军的失败。
具体来说,《十面埋伏》全曲分为十三个段落,分别描绘了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和得胜回营等场景。通过琵琶的轮、扫、拂、绞弦等技法,乐曲生动地表现了金戈铁马、肃杀之声,以及战场上紧张激烈、生死较量的氛围。特别是在表现项羽被围困和最终自刎的情景时,乐曲更是震撼人心,令人感同身受。
因此,琵琶曲《十面埋伏》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音乐作品,也是一首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境界的杰作,它以独特的音乐形式再现了楚汉相争这一历史事件,使人听后产生强烈的共鸣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