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积累资金,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计提的依据不同:
法定盈余公积
定义: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它是法律规定的必须提取的,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
计提比例:根据现行制度,公司制企业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当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法律依据:法定盈余公积的计提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
任意盈余公积
定义:任意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的盈余公积。它不是法律强制要求的,而是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的。
计提比例:任意盈余公积的计提比例由股东大会决定,没有固定的比例限制。
使用用途:任意盈余公积的用途与法定盈余公积相同,可以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也可以用于其他公司认为必要的用途,如集体福利设施建设等。
总结:
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虽然都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但前者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提取,有固定的比例和用途;后者则是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提取比例和使用用途相对灵活。两者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操作和管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