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一句出自 《论语·子路篇》的名言,由孔子所说,其含义是:
自身品行端正:
如果在上位的人(如领导者、管理者)自身行为端正,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榜样作用,那么即使不发布命令,下属或百姓也会自觉遵守奉行。
自身行为不端:
相反,如果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下属或百姓也不会服从和遵循。
这句话强调了在上位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指出其一言一行都会对下属和百姓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他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反腐倡廉、领导力、教育等领域。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以树立良好的榜样,赢得下属和百姓的信任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