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计提的一种损失。以下是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要点:
计算减值损失
单项减值: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比较,若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则计提减值损失。
整体减值:对于固定资产组,比较整个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若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则计提减值损失。
处理减值损失
单项减值:在资产负债表中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在损益表中计入减值损失。
整体减值:在资产负债表中减少固定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并在损益表中计入减值损失。同时,需要调整固定资产组内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反映其实际价值。
会计分录
计提减值准备时:
```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固定资产处置时冲销:
```
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
确认原则
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孰高原则确认。
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影响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会影响企业的损益,减少当期的利润。
减值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应作相应调整,以反映调整后的账面价值。
以上是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