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香岩,晚年自号抱冰老人,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是清朝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洋务派代表人物。他曾任总督,被称为“张香帅”,并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他在教育方面创办了多所重要学堂,如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等,并改革教育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在工业方面,张之洞创办了多个重要的军民用工业,包括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这些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中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还主张修建铁路,并参与推动了京汉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建设。
张之洞在军事上也有显著成就,他在中法战争期间署理两广总督,成功击败法国军队,并在八国联军入侵时参与议订“东南互保”。在政治上,他曾任军机大臣,充体仁阁大学士,并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死后,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
张之洞的爱国情结很浓,他的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在多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思想和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