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等,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化人物,以其博学多识和独特的文化见解而著称。他精通中、英、德、法、意、日、俄、拉丁、希腊和马来语等十种语言,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辜鸿铭的教育背景十分丰富,他曾在英国王子中心学校学习英语,后赴爱丁堡大学文学院专攻西方文学并获硕士学位,并在德国某工学院进修获得工科文凭,后又在法国、意大利等地游学。
职业生涯方面,辜鸿铭曾在新加坡结识马建忠,受其启发辞去殖民政府职务,后进入张之洞幕府近20年,协助创办兵工厂、改革旧式书院、筹建高等学府等,并以英文译述儒家经典,向西方宣扬儒家文化。
在学术成就上,辜鸿铭打破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儒学经典翻译的垄断,完成了更贴近实际含义的英文译著,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等书籍,向西方人宣传东方文化和精神。
辜鸿铭以其个性古怪、行为乖张而被人称为“文坛怪杰”,同时,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宣扬体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深切自信。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