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边炉,原名打甂(biān)炉,又称为 粤式火锅,属于粤菜系,是岭南一带的传统美食。它的基本做法是将炭块劈成寸余,用火燃着后放入小炉中,而煲具多以瓦罉(即陶制砂锅)为主,加入汤底煲滚,将生鱼片、鱿鱼片、生虾片、蔬菜等食材烫熟,再用酱油、香葱、蒜蓉、辣椒圈或者沙茶酱调制蘸料食用。
打边炉的“打”指的是“涮”的动作,而“边炉”则是因为炉子置于人的左右,人守在炉边,将食物边涮边吃而得名。这种吃法在清代《广东通志》中已有记载:“冬至围炉而吃曰打边炉”。
打边炉的食材丰富多样,包括各种海鲜、肉片肉丸和蔬菜等,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其汤底一般采用清汤,口感清淡,适合搭配各种蘸料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打边炉虽然美味,但痛风、口腔溃疡、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病、高血脂患者应浅尝辄止,不宜频繁食用。此外,火锅汤内含有大量嘌呤,应尽量少喝,过热的食物对口腔黏膜和食道也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