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风景诗,全文如下: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表现了湖面的开阔和宁静,水光与月色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用镜子的比喻来形容夜晚湖面的平静,没有风的湖面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平滑光亮。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则描绘了洞庭湖中山水的翠绿色,第四句“白银盘里一青螺”则将湖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赏析
描写细致: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例如,“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既表现了湖面的开阔,又暗示了天色尚未全暗,月光与湖水色彩交融的细腻景象。
比喻生动:
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如“潭面无风镜未磨”将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磨拭的铜镜,“白银盘里一青螺”将君山比作青螺,这些比喻既生动又贴切,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美感。
情感表达:
诗人在描绘洞庭湖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片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描绘湖面的平静和山水的翠绿,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空灵的美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愉悦。
艺术功力: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将洞庭湖的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诗人惊人的艺术功力。诗中的“和”字用得极为工炼,既表现了水天一色的融和境界,又传达出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感。
综上所述,《望洞庭》是一首意境深远、描写细腻、比喻生动的风景诗,通过描绘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