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5-02-15 16:19:53 单机游戏

《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以下是《伤寒论》中的一部分原文及其译文:

原文

《阴阳大论》

> 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译文

> 《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译文

> 太阳病的症状包括:脉象浮在表面,头部和脖子感到强痛,并且厌恶寒冷。

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译文

> 太阳病,表现为发热、出汗、厌恶风,脉象缓的,称为中风。

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译文

> 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但必定厌恶寒冷,身体疼痛,恶心呕吐,脉象阴阳俱紧的,称为伤寒。

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译文

> 伤寒第一天,太阳受邪,如果脉象平静,表示病邪没有传变;如果病人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急促,表示病邪正在传变。

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

> 伤寒二三日,如果没有出现阳明病或少阳病的症状,表示病邪没有传变。

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太阳病,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译文

> 太阳病的治疗方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以上七味药,用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去掉二升药液上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煮取三升,去掉药液中的渣滓。温服一升,然后覆盖身体,微微出汗,不需要再喝粥,其余的按照“桂枝法”进行休息和禁忌。

这些原文和译文展示了《伤寒论》中关于伤寒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方法。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