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顺的故事

时间:2025-02-15 12:49:30 单机游戏

关于孝顺的故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典故和事例:

大孝感天舜: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最终被选为继承人,并在登天子位后仍然恭恭敬敬地对待父亲,并封象为诸侯。

闻雷泣墓王裒:

魏晋时期的王裒,因父亲被杀而隐居教书,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卖身葬父董永:

东汉时期的董永,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刻木事亲:

东汉时期的丁兰,少年时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于是刻木为父母像,每日侍奉如生。

行佣供母:

东汉时期的江革,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江革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江革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老莱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百里负米:

春秋时期鲁国人仲由,字子路、季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仲由小时候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仲由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仲由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孟宗泣竹:

三国时江夏人孟宗,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孝顺的重视和推崇,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孝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