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 本名康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是唐朝时期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人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安禄山出身于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九蕃语言。他通晓六国语言,曾做过牙郎,因骁勇善战和机智过人而受到唐玄宗的喜爱和信任,逐步晋升为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并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
安禄山在唐朝末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路进逼至洛阳,唐玄宗被迫出逃。次年,安禄山建立了大燕政权,年号圣武。然而,随着身体逐渐肥胖,他失明后性情变得更加暴躁,最终被其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杀。
安史之乱平定后,史思明追谥安禄山为光烈皇帝。安禄山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他既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导致大唐灭亡的关键人物之一。